心理健康
“心理失落”考验高校贫困生 关键要树立自信心
2013年03月08日    作者:     发布 :

前不久,有报道称一位名叫邓欣的女孩高分考上了昆明医学院,可是在得知被高校录取的消息后,母亲李粉香自感无力负担其高额的大学学费而在家中自缢身亡,这则消息引发了有关资助方式、贫困生还贷能力的反思。

眼下人们越来越关注到“穷员工”的生存现状,其艰难的生活窘境触目惊心。许多贫困生将很大精力用在联系勤工助学上,他们在食堂买最便宜的饭菜,有的甚至不吃菜只吃些主食,一天的花销仅三四元钱。而与此同时,相当一部分“贵族”员工却是手机、电脑、数码相机样样俱全,月消费达千元以上。如此近距离的对比,易造成大员工攀比心理,尤其是对贫困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不利。

目前,据有关部门调查,在全国普通高校719万在校生中,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员工约占20%,特别困难约占5%~7%。调查表明,70%以上的贫困生认为自己承受着巨大的学习、生活压力,这些压力对他们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困扰,而贫困生们并不懂得该如何去化解。

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新的“贫困现象”悄然而生———一些贫困大员工成为在承受经济压力的同时又面临着“心理贫困”的“双困生”。越来越多的双困生因心理失衡造成的悲剧也暴露出来。然而针对贫困大员工的现状是一个纷繁复杂的问题,加大对他们的物质帮助固然重要,但尽心维护他们的人格自尊、帮助他们心理“脱贫”同样不可偏废。采访中几位专家学者都认为关乎贫困生心理贫困的内在因素是:个人认知态度和认知方式的影响等,外在因素则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校微环境的影响;对贫困生资助方式不当的影响等,几位专家就贫困生的“心理脱贫”问题也有着不同的理解。

贫困生需要改变个人认知态度

方钢(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教授):不能将贫困视为自己的“错误”

自卑是贫困生的心理特点,他们心理往往比常人更加敏感,容易形成情绪和情感上的强烈波动。由于这种心理特点,使贫困生在人际交往和群体活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表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他们有融入群体的强烈愿望,但又往往因为自身的问题导致矛盾和冲突,不少人因害怕被别人看不起而自我封闭,顾影自怜,并把贫困视成一种耻辱。由于其年龄与阅历的影响,贫困生还不能充分意识到,家庭经济贫困是由于地理位置、环境条件、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与能力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家庭所在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非常重要。而家庭经济贫困不是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他们忽略了贫困并不是缺点,更不是耻辱。他们把贫困当成无能、当成丢人、当成耻辱,并因此引发了许多心理问题,即由经济贫困导致心理贫困。一些员工不愿承认自己的贫困,因此一次次失去受资助的机会;一些员工在物质上得到资助后,精神上却陷入了深深的负疚与自责之中。

[案例分析]

交通大学的员工沈丹称,现在家境贫寒的员工加入到员工组织中去的较少。而活跃在员工组织中的,大部分是家庭条件优越的所谓“富员工”。这种情况其实并非员工本身产生了不同的对员工组织的看法,而是一个“钱”字作祟。进入到员工组织里,必然要增加大量的交际,这就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因此,有钱的员工更容易、更喜欢到员工组织中去,交朋结友、开展社交,而贫困一点的员工自然就敬而远之。由于在学校社交范围的宽窄迥异、消费能力上的差别,员工之间的精神状态也显现出很明显的差别。一般是富裕一点的员工比较活跃,而贫寒一点的员工则相对自我封闭。这种情况下,学校应该多创造条件,给予贫困生参加社会交流以更多的鼓励与奖励。不能让贫困生沉浸于自己完全否定的态度和情感体验,缺乏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面对经济贫困、生活困难的现实,常常会感到自己无能为力,从而丧失挑战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心理上采取了逃避、退缩的应对方式。

李尚谦(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过分强调虚假的“自尊”

一部分贫困生过于强调所谓的虚假“自尊”,并将贫困作为别人厚待自己的“理由”,向学校、他人源源不断地索取着物质、精神上的需要,有的贫困生因为有社会捐助而产生了依赖,这种将个人希望全盘寄托于他人身上的做法,致使他的内心十分脆弱,往往总会认为自己得到的关心和照顾没有别人多,心理就不痛快,烦恼、哀叹、愤怒的情绪随之而生。加之“金钱至上”等一些不良的亚文化也走进了“象牙塔”,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也影响了大员工交往多以经济条件的好坏来划分的,一些贫困员工为了所谓的尊严,不择手段地与“富员工”攀比,他们并不愿意把贫困看成是磨难,而是当成生活中难以承受的挫折,并由此产生了种种心理问题。

[案例分析]

一些贫困生把银行申请的助学贷款和学校的助学金去买手机,又经常去大吃大喝。之所以出现这类情况,是因为此类员工大多性格外向、好强、爱面子、图虚荣、好攀比、追求享乐与高消费,待人不真诚、虚伪。他们虽然也属于贫困生,但却由于图虚荣、爱面子,往往打肿脸充胖子挤入阔人之列,让大家刮目相看。如个别大员工为了证明自己有钱,慷慨拿出银行和学校的助学金来摆阔,却欠交或不交学费,非常令人痛心。

贫困生需树立个人认知的正确方式

李尚谦(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学业挫折导致心理障碍

很多贫困生容易将生活中的一切挫折都归于“贫困”,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在端正个人认知态度后,应权衡个人认知的正确方式,这体现在面对挫折时的处理方法。有些贫困大员工在中学成绩一直比较好,虽然贫困,但学习突出,心里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自感比较充实。到了大学,看到许多家境好的同学,生活讲究,花钱比较自如,他们一方面很羡慕,一方面又很自卑。有的贫困生就产生了我生活上不能和你们比,就要在学习上比你们强的想法。他们把时间安排得很满,把学习成绩当成了主要的、甚至是唯一必需的选择,这就从心理上压制了自身进退缓冲的余地,增加了自己心理的压力。一旦因学习方法不当或其他原因,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就会产生挫折感。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同学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大脑疲倦,甚至对学习产生厌倦和抵触。如果贫困生将学业上的挫折简单地归结于“贫困”,那么就会使问题不断恶化升级,最后形成严重的心理障碍。

[案例分析]

刘亦(化名):“我以前在省里的高中是全班第一,现在我发奋学习,希望能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且可以赢得富裕员工的自尊与另眼相看。”这类员工往往以获得他人赞许的手段作为其课业学习的唯一内驱力,容易导致学习疲劳,而对学习内容本身缺乏兴趣,易产生厌倦与抵触情绪,增加学习精力消耗。有些贫困生由于学习方法不当,学不得法,事倍功半。所以,对这类贫困生的辅导,学校应及时给予指导,一靠端正其学习态度,将自身学习与祖国建设联系起来,胸怀远大理想,脚踏实地。二要掌握科学的学习规律,学会选择适于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三要培养自己抗干扰的能力,学会运用思维阻断法阻抑胡思乱想。

李志霞(大庆石油学院人文科学学院副教授):素质教育造成个性发展不健全

大学毕业后自主择业的压力是导致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在新旧体制转型期,由于社会机制还不够完善,人才市场的择业竞争还存在一些不公正的现象。贫困大员工既没有父母可以依赖,也没有金钱作为后盾,加之自身在风度、言谈、气质等方面还有不足之处,因而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心理上便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神经质等问题。大多数贫困生来自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这些地方的中小学教育长期以来以应试教育为主,素质教育在这些学校只是一句空话,很多学校的音乐、美术、体育课都不能充分开展起来,外语、计算机等课程学习条件也不行,因此导致员工综合素质较差,个性缺乏充分发展,在选择职业方面也受到了阻碍。

[案例分析]

贫困生小白(化名):“在暑假期间我往往兼职二至三份工作,平时在校园内我会发散一些广告传单,也会招致白眼。一个月我身上只有二十元,我会先考虑有没有需要的重大课程或考试花销,选修的课程我不去,剩下时间好打工。”贫困生渴望尽快毕业谋求工作。据调查在校50%的贫困生学习的目的是为“工作”,并不是“出于对知识的渴求”,过去,升入大学是“天之骄子”,意味着跳出了“农门”有了金饭碗,而今天,上大学就忧虑就业。学校应多展开人才交流与社会实践,让贫困生正确树立求学的观念,而非急功进利的态度,多为他们安排职业咨询等活动,以便让他们早日找到自己在社会上的角色定位,减少他们内心的压力。

对贫困生的资助方式是否不当

李志霞(大庆石油学院人文科学学院副教授):贷款上学如同贷款买车

对贫困生的各种资助工作,本来是件好事,但如果资助方式不当,则会产生负面影响。例如,让贫困生在接受资助时公开亮相并向资助者反复鞠躬、敬礼等,使一些贫困生感到在物质上受到资助的时候,精神上却在遭受重创。觉得自己成了一个可怜的被施舍者。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导致自卑、抑郁、嫉妒心理加重。

[案例分析]

有些贫困生谈道,“现在社会上招贴了一些免费的宏志班、社会捐助组织,但每次他们在捐助的时候,都会请很多媒体前来到场,做重点宣传报道,弄得沸沸扬扬,全班甚至全校同学都知道我参加这类活动,真的是对心理有很大压力。”这种捐助方法并不能真正帮助贫困生,物质的贫穷并不重要,关键是员工怎么看待和理解贫穷。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对于贫困大员工的捐助并非“关爱”而是“怜悯”,这强化了他们的心理弱势。社会救助贫困生的观念需要变革,同时应完善贷款机制,让贷款上学就如贷款买车、买房一样,成为一种正常现象,从而做到在社会文化和价值导向上帮助和引导贫困大员工。

李尚谦:(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视“贫困”为一种常态

“隐形资助”从某种程度来说,其实也是在暗示着他们不同于常人的位置。但相比其他一些方式,它更能保护个人的隐私。但应该让更多贫困生理解隐形资助的目的是什么?是帮助他们战胜挫折的武器,而不是掩藏贫困的遮羞布。其实穷困并非他们的错误,光明正大的物质援助为何要隐藏。这种情况的出现也印证着社会上“嫌贫爱富”的不良心态,把贫困视为缺点。我们更应坦然面对贫困,让社会上的人们将贫困当作一种“常态”,并不是一种人人闪躲不及的“耻辱”。

[案例分析]

师范大学李红(化名):“现在的很多学校自行将住宿等费用划分为A、B、C,并给员工分类,这种情况非常普遍。而且高校发给贫困生的物品还做了特殊的标签。”这些做法往往会触动贫困生的敏感心理。高校应该以一种自然、不是作秀的态度去关怀贫困生。更重要的是,学校应根据贫困生的具体实际,在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也应以同样高度的责任感去帮助这些同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鼓励他们在困境、逆境面前不低头、不畏缩、不自卑,能够正视困难、勇往直前、积极进取。培养他们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力。要让贫困生认识到国家以及学校财力毕竟有限,要彻底解决他们的经济困难问题,还需要他们个人及其家庭共同想办法,不能一味地等、靠、要。

集团微环境的改变不容乐观

方钢(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教授):培养良好的“心理”空间

物质上给予资助外,眼下高校对贫困生心理健康关注并不充分。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人群,近年来受到了全社会和学校的极大关注。但是,冷静地观察一下就会发现,这种关注主要表现在经济资助方面,而对贫困生的心理状况、思想状况了解、关注得很少。助困与育人相脱节,工作中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许多员工的心理问题实际上早在中学就已经非常明显,有些甚至相当严重。但中学为了提高升学率,在员工档案上根本不反映,致使员工到大学后因得不到及时发现、及时矫正而使问题严重化。

[案例分析]

体育大学韩兴(化名):“有时同学要我一起出去吃饭,去吧,自己没有那么多钱;不去吧,又觉得不合适,也怕别人说自己‘小家子气’,因而就对家境好的员工避而远之。”高校中贫困生与富裕生之间的裂痕越来越深,贫富两极的员工缺少交往机会,因而要十分注意加强学校、班级、宿舍等育人环境建设。要注意在学校和班集体中培养团结友爱、相互理解、互相帮助的良好风气,同时要充分发挥员工会、社团的作用,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为贫困生消除自卑、孤独等心理障碍,促进心理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让贫困生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从而消除经济困难给贫困生带来的精神上的压力。

李志霞(大庆石油学院人文科学学院副教授):做好贫困生心理咨询与指导工作

高校应针对贫困生的心理问题,点面结合,组织心理咨询专家有针对性地对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心理发展给予具体指导。促使贫困生能够面对现实、适应环境,提高自我心理保健能力。学校通过集体咨询、个别面谈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等心理咨询形式,对发现有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的贫困生,主动进行咨询、了解、干预,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必要时应与家庭配合,共同做好员工的工作,减轻员工的心理压力。

[案例分析]

很多高校通过开展“受助者助人”、“爱心传递”等活动,使贫困生认识到,自己已经得到了资助,但还有一些和自己一样困难甚至比自己更困难的人没有得到资助,让他们通过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在奉献社会中升华自己。这种系统活动对贫困生的身心都有益处。另外学校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小型讨论会等形式进行人生理想教育、心理知识教育、典型案例教育,指导他们学会自我调适,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完善个性,战胜自我。社会大环境需改变贫困生“弱势形象”

李志霞(大庆石油学院人文科学学院副教授):贫困生应改名为经济困难员工

社会上总是直呼经济窘困的员工为贫困生,其实最好将贫困生改称为经济困难员工,因为他们仅仅是经济困难,他们的精神很富有,名称的区别很关键,应该让这些员工随时随地都认可自身的价值与内心的光明,贫困只是暂时的经济上的不独立,而不是内心的不健康。现在全社会都在议论贫困生的话题,资助贫困生是一件大好事。但对这一不幸的群体来说,他们往往会感受到有一种屈辱,本来脆弱的心理经不起有些企业、社会团体等等以“助贫”为旗帜的轮番“展览”。

[案例分析]

在纽约冬天常常积雪,然而公立学校仍然坚持上课。因为在纽约有许多富豪,也有许多贫穷的家庭,后者白天开不起暖气,吃不上午饭,孩子的生活全靠学校的免费午餐。学校停课这些孩子就要挨饿受冻。学校宁肯麻烦也绝不停课。为何不让富裕的孩子在家里享受,让贫穷的孩子去学校享受免费的午餐和暖气呢。国外老师的答复是,不愿意让那些贫苦的孩子感到他们是在接受救济,因为“施舍”的最高原则,是保持受施者的尊严。

李尚谦(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助学制度有待革新

上学的根本目的是让贫困者摆脱贫困,因此解决贫困生问题关键在于提高教育质量和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培养符合需要的人才。但贫困生问题的深层次解决须仰赖高等教育制度的革新。一方面改革高校收费制度,采用世界通用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办法,采取政府拨款、学校筹集(绝非收家长的钱)、民间基金、个人收费的方式来解决。

[案例分析]

日前,有报道称一位名叫邓欣的女孩高分考上了昆明医学院,可是在得知被高校录取的消息后,母亲李粉香自感无力负担其高额的大学学费而在家中自缢身亡,引发了有关资助方式、贫困生还贷能力的反思。其实向国家的助学贷款求助是目前很多贫困生的求学出路,国家之所以投入巨大精力和财力去搞这项“大员工助学贷款”工程,为那些贫困学子开辟“绿色通道”,其目的无非是想让这些员工能够上得起大学,学得到知识,从而改变自己贫困的命运。但国家在助学贷款上投入的是政策、态度、信誉和担保,而贫困员工投入的则是刻苦学习以及背负四年后偿还巨额贷款的思想包袱和精神压力。贫困生毕业后,有诚信的大员工背负着贷款压力去努力找工作偿还贷款,而缺乏诚信或者实在无力偿还贷款的员工,则会选择不了了之。这些贷款也会转嫁在国家身上。相比之下,西方国家的公立大学,个人收费只占非常小的份额,而私立大学大面积的奖学金覆盖率,亦可使贫寒子弟一显身手。另一方面,适当放宽学籍管理。贫寒子弟可以先打工几年来筹措学习费用,学校为其保留学籍。这种方式更灵活些,能有效地解决贫困生的生活窘境。

中心提示

前不久,有报道称一位名叫邓欣的女孩高分考上了昆明医学院,可是在得知被高校录取的消息后,母亲李粉香自感无力负担其高额的大学学费而在家中自缢身亡,这则消息引发了有关资助方式、贫困生还贷能力的反思。

眼下人们越来越关注到“穷员工”的生存现状,其艰难的生活窘境触目惊心。许多贫困生将很大精力用在联系勤工助学上,他们在食堂买最便宜的饭菜,有的甚至不吃菜只吃些主食,一天的花销仅三四元钱。而与此同时,相当一部分“贵族”员工却是手机、电脑、数码相机样样俱全,月消费达千元以上。如此近距离的对比,易造成大员工攀比心理,尤其是对贫困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不利。

目前,据有关部门调查,在全国普通高校719万在校生中,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员工约占20%,特别困难约占5%~7%。调查表明,70%以上的贫困生认为自己承受着巨大的学习、生活压力,这些压力对他们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困扰,而贫困生们并不懂得该如何去化解。

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新的“贫困现象”悄然而生———一些贫困大员工成为在承受经济压力的同时又面临着“心理贫困”的“双困生”。越来越多的双困生因心理失衡造成的悲剧也暴露出来。然而针对贫困大员工的现状是一个纷繁复杂的问题,加大对他们的物质帮助固然重要,但尽心维护他们的人格自尊、帮助他们心理“脱贫”同样不可偏废。采访中几位专家学者都认为关乎贫困生心理贫困的内在因素是:个人认知态度和认知方式的影响等,外在因素则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校微环境的影响;对贫困生资助方式不当的影响等,几位专家就贫困生的“心理脱贫”问题也有着不同的理解。

 

 

上一条:“走神”或是解决棘手问题关键

下一条:游戏押注平台心理健康中心工作流程

版权所有 © 游戏押注平台(中国)控股有限公司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宁六路219号 邮编:210044 电话:025-58695698
请使用Chrome或IE9以上浏览器